華岡校友創藝市集 師生成果滿載而歸

李瞳|報導

|市集不少示範手作成品,提供同學們寓教於樂。 攝|李瞳

文化大學近年主要目標著重在推廣學生與地方的國際產學、創新發展、地方創生與社會責任,而最新的創舉則在於校方結合地方產業,讓同學們動手研發、親手製作,讓成品站上社會舞臺。

校園推創新 落實在地化

文大於3日至5日在大恩館2樓舉辦「華岡校友創藝市集」,負責國際產學聯盟業務的文大研發處助理顏方瑜提及徐興慶校長的國際產學創新教育理念,對於學術合作研究發展、教育創新、產業價值及社會公益發展均有實質帶領作用以及成果。

顏方瑜表示,王淑音副校長推動大學社會責任(USR)已有數年,盼用熱忱與服務溫暖世界,並落實社會實踐與偏鄉關懷,在本校周遭的陽明山地區、大臺北地區甚至全臺各地和海外都有卓越表現。 而由顏敏仁研發長推動的創新發展,主要為創新生態系統,四項內容分別為知識資本 、人才資本 、產業資本與創造有助於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多元價值,可說是多元完善的發展。

學生親手做 探不同視野

參與此次地方產業經營的地方攤販「山中島」攤主王道隆表示,能透過此次機會以校友身份向師生們分享產學合作感到非常高興,活動並非以販賣為重點,其背後帶來的效益更加龐大。 他是以經營柴窯烘焙、弓矢射藝、藍靛染事與工藝創作、山野循跡和健康餐膳等,作為陽明山地區地方特色,結合在地與產業學界。 「想提供同學們體驗與探索和更不一樣的視野」,他笑說,並分享親手製作的成品「骷髏頭捏捏皂」。

|王道隆藉此市集讓學生們親自體驗手做的樂趣。 攝|李瞳

參與的同學本次更還能獲得全人點數群育兩點,可說是校方與學生和地方產業三方受益。文大中文系田智文說:「很多都是同學們的親手製作,能有這個平臺發揚光大真的很難得。」更直呼愉快和豐富,下次還會來參加!

--

--

文化一周 Culture Journal

本報為文化大學新聞系三年級學生的實習媒體,從採訪、編輯、排版以及廣告經費等來源,由學生獨立運作,非隸屬於文大校方或任何財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