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門永續設計與大自然共生 實踐生活概念

林可妮、陳宜妗、陳湘陵、孫浩文、徐欣妤、陳施璇|專題報導

|樸門課程教學員善用大自然物資。(大地旅人工作室提供)

北投野蔓園遵循樸門農法自給自足

陳宜妗、陳湘陵、孫皓文|報導

樸門永續設計(Permaculture)最初是從澳洲引進的生態設計系統。1970年代時,生態學者意識到地球上的環境議題日益嚴重,開始思考人類能用哪些方式具體改善環境以及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方式。

樸門的主要倫理為:「照顧地球、照顧人以及分享多餘」,同時也有十多種原則讓人類作為此生活型態的參考方向,例如:不產生廢棄物、將問題視為資源以及有效率的能源規劃等。樸門永續設計學會創辦人江慧儀老師也舉例,如臺灣近期的旱災,若是在平時在社區內或學校有裝設雨水桶,就不用過度擔心當集中式的供水系統缺水時,民眾的生活會受到影響。

目前人類的生活所需大多是仰賴外界資源或是從其他國家進口,這樣的生活也較耗能。樸門希望能夠提倡在地經濟,善用國內每個人所能生產的各種資源相互運用。不論是食衣住行,樸門幾乎都能以自給自足的方式運作。正是由於每個家庭不太可能有大面積的土地能夠獨力產出各方面的生活所需,因此需要在社區內部以公平交易的方式互相幫助。

高自給率 愛護自然

在離臺北市鬧區不遠的陽明山上,就有一處生活幾乎自給自足的樸門園地 — 「野蔓園」。園主亞曼多年前因為女兒的一番話而警醒,開始追求自然永續的生活方式,後來便在陽明山上建立了野蔓園。園區內種植許多可供食用的作物,供給在園中工作和生活的人所需。煮食用的燃料儘量使用園內收集來的木柴。雖然也使用電,但透過房子的設計將需求降到最小,用水則是取自生態池淨化而來。

野蔓園的實習生Ariel在園內一棟特殊的房子內接待記者。這棟木造、有著明顯手作痕跡的房子無需空調,僅用了少量的電力來維持照明。

Ariel說,樸門的其中一個理念,就是希望能夠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不要製造出更多問題。「比如說發電,以往的發電都是用火力、核能這種較會對環境造成負擔的。但最根本的問題是你不要那麼浪費電,就可以不用那麼多電。」

走出這棟房子,就到了種植食用植物的植物園。這裡的植物乍看稍顯雜亂,不像一般的溫室那樣整齊。Ariel解釋,「現在的慣行農法為了方便,會把一樣的作物全部種在一起,就很容易讓植物生病。」在野蔓園,各種作物交錯生長,也不刻意除掉田間的雜草,就是透過自然形成的生物多樣性,造成物種間相互剋制的效果,就不容易產生單一的病蟲害。

而談到與一般農場的差異,Ariel表示,野蔓園的自給率非常高,除耕種農作物外,連醬油或豆腐乳這類調味料也幾乎都是可由野蔓園自行種植原料並釀造。除此之外,在這裡工作的人皆要輪流煮飯,並學習燒柴料理菜餚,供大家享用。

然而,樸門農場並非單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村生活,而是如同間一間公司般,須完成月計畫、週計畫甚至季度計畫,才能妥善分配作物。尤其有MOA有機認證的野蔓園,因產品打上有機的名義販售,因此每日農作物的播種、採收及銷售都需要明確紀錄,行政工作堪稱繁雜。

|野蔓園內食用的調味料幾乎都是自行釀造。攝|陳湘陵

在梅子園這裡,他們撿拾自然掉落樹下的梅子,做成許多梅子的醃漬品。Ariel苦笑說,「其實應該還可以把這個做得更方便的啊。」看到欣欣向榮的野蔓園,也許農業發展的極致不是對抗自然,而是找回自然本來應有的能量。

延續信念 精緻發展

在樸門的農園中,人類的角色就是搭建一個好的環境,讓自然的能力可以順利運作。Ariel作為野蔓園的實習生,對樸門的經營有一套未來的規劃。目前在建國花市擺攤的收入是野蔓園的一大資金來源,她希望野蔓園未來可以專注在香草相關的農作上,透過販賣香草類植物獲取資金,而她與另一位實習生也將在未來接手經營,並繼續將樸門的文化推廣出去。

「我們希望可以往較精緻的路線去發展。」Ariel說道。但考量到她和另一位接管人都是女生,可能沒辦法一直做粗重的農活,因此有考慮把耕種的區域限縮,將農地出租給其他人。而主力會則集中在將精緻化的產品銷售出去,同時也嘗試往電商平臺去發展。

文山社大開設樸門體驗課 都市中打造農耕生活

林可妮|報導

|樸門都市農耕工作坊的實作課程吸引許多在地民眾前往參與。(文山社區大學提供)

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為了將樸門原則實現在都市農耕上,於民國103年開始開設「樸門都市農耕工作坊」課程,使用景美國中的庭園當作實驗基地,練習以樸門設計方法規劃一個生態永續的園圃。

課程最早是由野蔓園樸門農場的園主亞曼擔任教師,持續約六年的時間,後來因亞曼想休息,導致109年時樸門人才培訓中斷了一年。不過,隔年他的伙伴吳俊安(見下圖,林可妮攝)接手了樸門教師的角色。

從都市到生態永續

該課程主要著重在農耕環境上的應用及如何在都市裡發展農耕,而內容大致分為理水、理土、理生態三階段,「 這樣的步驟也可以運用在我們發展一塊土地或進行耕作的時候。」樸門都市農耕工作坊授課教師吳俊安說道。

文山社區大學學程經理人王譽書表示,這一次來參與課程的同學中,許多皆欠缺耕作的經驗,因此樸門課程的每項方法及內容都讓他們感到很新鮮。而這門課程也深受民眾喜歡,報名人數及參與度都非常踴躍。許多學生在參與課程之後,都打破了自己原先對植物、對土壤的想法。

|樸門都市農耕工作坊實作園圃。攝|林可妮

吳俊安說:「一方面開設課程的目的,也希望大家能從根本去瞭解植物的生理、從事一些耕作的設計,在都市我們很常看到樹被種在積水的地方因而長不好,像這些都是有違植物的設定,所以希望透過都市農耕,讓大家能夠看到植物對我們生活上的影響、也能正確地對待植物。」

都市為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有很多意識層面的事情需要從都市裡發展與覺醒,因此住在都市的人們,許多觀念及推廣層面都應與時俱進,讓生活環境正確地被對待,使都市與生態能達到良好的平衡。

幕後推手唐敏 助生態農業在臺扎根 觀察「自然風水」救地球

徐欣妤、陳施璇|報導

|唐敏在臺推動多個以社區為主的樸門計畫。(唐敏提供)

現年57歲的樸門永續設計認證教師唐敏(Tammy Turner),自1986年就來到臺灣定居,至今已35年,自稱自己就是一個臺灣人。身兼多職的她不僅和先生一同創辦了多國語言翻譯公司,提供政府部門、跨國企業以及學術單位的翻譯及資訊服務,並且在農業界,她還是位樸門永續設計專業認證教師。

受到傳統家庭教育的影響,唐敏養成務實的個性。當認識了在臺生活、熟悉社會的朋友進而產生了好奇,為此想一探臺灣的政治轉變究竟會如何發展。最終在這片土地上認識了現在的先生便定居下來。

她說道,早期臺灣,環保意識尚未抬頭,而她開始接觸到環保議題的起源,最一開始是因為目睹民眾任意焚燒、傾倒廢棄物等這些汙染的嚴重問題,加上翻譯工作的關係,接觸到環保署有關地下水、土壤等管理的問題,才逐漸關注到環境的相關議題。

永續農業結合社區營造

唐敏從2000年開始接觸到樸門,而後也在臺灣開設了樸門永續設計認證(PDC)課程,提出了食物森林的概念,這些計劃多在臺灣北部和西部進行教育、培訓、參與式設計,還結合了社區營造。

她的專長是樸門規劃和設計,以一個社區為單位,設計景觀和農作結合的農林業。到目前為止,她領導的好幾個以社區為主的樸門計劃,以最草根的方式推動樸門的生態農法,使永續經營的特點融入於臺灣農業中。

「一定要多了解生態自己本身呈現自己的方法」唐敏說道,她最先觀察的目標是一個環境裡的坡度、水流、降雨、土壤、風向、面向、日照、植被等現象,她稱之為「自然風水」,這些因素會大大影響能夠栽種的種植物種類。

為了實踐樸門所提出的食物森林概念,2017年時在自家社區租了一塊廢棄土地,從廚餘開始做堆肥,打造了一座小型食物森林,這裡也成為她日後授課的示範地點,提供場地讓課程學員在此親自實作。

在唐敏的眼中,文明的演化最終應該要是一種共好共榮的樣貌,她認為照顧人這件事要從照顧好自己開始做起,她說:「唯有真正懂得照顧的意義,才可能照顧別人及地球,並有能力分享多餘」,而且「照顧」這件事前提,是堅持不能違背三大倫理,最後,唐敏相信:「每個人會發現自己不違背大自然的生活方式。」

--

--

文化一周 Culture Journal

本報為文化大學新聞系三年級學生的實習媒體,從採訪、編輯、排版以及廣告經費等來源,由學生獨立運作,非隸屬於文大校方或任何財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