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零散景點留住觀光客的幕後功臣-金山漫遊

蘇建銘、陳湘陵、徐嘉妤、王怡文、張嘉容|專題報導

|北海青年知識論壇與金山漫遊的成立,促進金山在地的經濟發展。攝|蘇建銘

整合當地有潛力的商家是龐大的社會工程,基石打穩才可能成為人潮不斷的觀光重鎮。當務之急便是打造一個旅行橫向組織,扶植特色商家,致力結合當地不同的景點,而賴家華做到了。「金山漫遊」的出現讓當地觀光之路如同注入一劑強心針,推銷特色農產、增進旅遊深度、打造旅遊地圖都在它的範疇之內。

集結金山業者 促旅客發覺不同面向

賴家華:推廣在地品牌,盼觀光客做在地消費

王怡文|報導

位於新北市的金山區身處臺灣東北角為北海岸重要交通樞紐站,因背山面海,且西可達石門、淡水,東可達萬里、基隆,南可達陽明山國家公園,加上當地之地瓜、鴨肉等美食,吸引各地觀光客前來遊玩,可說是北部的熱門景點。

但在這兩百多萬觀光旅遊人口當中,不見得會花費整日停留於此地,汪汪地瓜園總經理賴家華因而開始推廣在地品牌,認為可以不用花太多心力就能開發出不同銷售管道,應精準對應到旅客,希望讓觀光客做在地消費。

|金山區為北海岸重要樞紐,引各地觀光客前來遊玩。 攝|蘇建銘

設立平臺 利新創互助

原先擔任電子零件供應商業務的賴家華,因工作不想被外派大陸,而選擇離職回家鄉經營地瓜園。賴家華提到,起初只是為了存活而努力,但在生活穩定下來後,發現周遭有許多人也和自己一樣,在金山發展時不論產銷結構或盤商的通路對接上,這些困難都不斷發生。「且地方發展除了熱忱以外,還需要一個『笨蛋』,所以第一階段我跳下來當那個笨蛋。」

「如果說這些東西會變成每一個人的借鏡或助力,那就可以幫助別人少走冤枉路。」因而賴家華創立「北海創生青年論壇」,集結在金山打拼的業主,透過經驗分享和課程導入,讓大家互相交流、分享。賴家華直言,在金山發展很生活化,彼此間資訊共享可省下很多時間。更點出「過去業者間僅點頭頭之交,但現有實質交流,在不同業種上合作,對彼此拉抬皆有相當大的助力。」

但在「北海創生」成立兩年多裡,賴家華發現金山雖有大量觀光人口,卻無法留住旅客整日的腳步。隨後便延伸出「金山漫遊」,希望能有統一識別,再向下延伸出體驗、產品、農作,「用金山漫遊帶出不同的產品跟服務出來。」期盼此識別被消費者認同後,未來在購買貼有「金山漫遊」logo店家時,能讓人有安心消費的感覺。賴家華認為,「北海創生」是人才培力的機構,「金山漫遊」則是主要識別,定位成地方平臺。

賴家華更解釋,「北海創生」是自發性的地方共學平台,業主可以自己評估有無意願加入,「甚至是所謂的大帶小,跟強不弱,這樣的一個概念。」所以業主不太需要壓力,每個月選擇適合自己的議題參與即可,且能自由的加入或退出,並非強迫機制。期盼在地的居民、在地旅外的年輕人,或想創業的人,在看到金山有這樣完整機制和廣大市場時,能來到這個地方創業。

|汪汪地瓜園總經理賴家華為推動金山地方創生的幕後推手。 攝| 蘇建銘

賺錢其次 著重於樂趣

「每個參與進來的業主,會很清楚知道今天透過金山漫遊接的單,會有20%的平臺費用,然後每個好物集在做銷售時候,全部都會產生一定的獲利。」賴家華表示,目前的模式基本上都把分潤訂在20%,業者則可以推出自己的行程。賴家華說明,包含彼此之間的利潤結構,都已談清楚,並強調「最重要的就是要接受市場的考驗,市場才會給你標準的答案。」

對於有些人質疑是否有目的性,或認為他們是要拿政府經費,賴家華直言,若「金山漫遊」滾動的量體夠大,被創造獲利是夠多的,不需靠政府補助就會滾動下去。但如果沒有設定一定的商業機制,就必須想盡辦法去拿補助和資源來做。認為「靠政府補助本身是不對的,如果這個團體需要靠政府補助才滾動的下去,那事實上只要補助一沒了,他就玩完了。」

「基本上賺錢的話,地瓜園賺的可能會比做這個還多。」對賴家華來說,做「北海創生」、「金山漫遊」重點在於讓金山變好玩,如果要透過平台去賺錢反倒是件難事。他也提醒其他創生團體,在創生產業上沒有時間表,心理素質要夠強壯,需持續、慢慢和傻傻的做。「好玩最重要,如果持續有人參加就代表它是有被需要的。」

--

--

文化一周 Culture Journal

本報為文化大學新聞系三年級學生的實習媒體,從採訪、編輯、排版以及廣告經費等來源,由學生獨立運作,非隸屬於文大校方或任何財團。